让割胶不再依赖专业胶工
2021-05-06 10:06:15
59
那大4月25日电 (记者王玉洁 通讯员林红生 邬慧实习生王晓庆)合乎人体工程学的手柄、尖锐的刀片、BB机大小的电池、墨绿色的外壳组成了第一代4GXJ-1型便携式电动胶刀。今天上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钻研所正式推出这把攻关了三年之久的电动胶刀,以电力辅助人力割胶,不只能降低割胶技术难度和胶工劳动强度,还能够实现快速、轻松割胶,保证产量水平。
重庆君正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管道封堵气囊,气囊内模芯模,气囊式千斤顶,储存气体气囊,船用下水气囊,支架式水池,背负式水袋,森林消防水池,软体储运水袋,软体储运油囊,试压吊重水袋,集装箱液袋,沙石转运储存袋 ,金属转运储存袋,粉尘转运储存袋,复合材料系列,橡胶复合材料,PVC复合材料,TPU复合材料,EVA复合材料,PE膜复合材料等产品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钻研员、智能化采胶设施钻研室主任曹建华博士介绍,目前我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已超越1700万亩,海南橡胶种植面积超800万亩。“割胶是橡胶消费的关键环节,受胶价低迷的影响,胶园存在弃割、弃管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割胶工作,对产业形成了较大影响。”
因此,进步胶园消费与管理效率、实现节本增效、助力产业转型晋级成了产业和科技人员面临的严重课题,曹建华说,热科院组建了智能化采胶设施钻研室,以研发电动胶刀为突破口,适时发展全自动智能化采胶机械研发。
历时3年攻关,智能化采胶设施钻研团队先后自主研发设计了17款电动胶刀,经消费试验、试割、挑选和优化,第一代4GXJ-1型电动胶刀最终问世,成功突破了传统割胶刀伤树、产量低、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技术难题,并与宁波一家专业电开工具消费企业合作,建设了我国第一条电动胶刀消费线并实现量产,加速推进科研成绩转化应用。
在电动胶刀演示现场,特意从云南赶来的胶工李先生尝试使用电动胶刀割胶后说,“与传统的人力割胶刀相比,这款电动胶刀用起来很笨重、省力,老胶线不缠刀,割线也很平顺。”
热科院试验场三队的董秀乾跟着专家学了三天就掌握了电动胶刀使用技巧。她特意做了对比,与传统胶刀相比,割完200株橡胶树,使用电动胶刀能够提早半小时竣工,而且身体没那么酸痛,眼睛也没那么费劲。
“我们给电动胶刀设置了限位爱护装置,机器能够控制割胶深度和耗皮厚度,割胶难度降低,能够不必完全依赖专业胶工。”曹建华说,电动胶刀主体部件可使用3到5年,按一个胶工管理30亩胶园来算,除去更换易损部件和刀片费用,每亩胶园每年的机械使用本钱在30元左右,胶农用得起电动胶刀。
海南、云南、广东植胶垦区有关负责人及部分植胶大户加入了电动胶刀发布演示流动。
特点
●与传统的人力割胶刀相比,笨重、省力、省时
●设置限位爱护装置
●机器可控制割胶深度和耗皮厚度
●割胶难度降低
●能够不必完全依赖专业胶工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